主页 > 头条 > 人民至上是人权事业发展的新典范-国内

人民至上是人权事业发展的新典范-国内

佚名 头条 2023年06月16日

06:40

关爱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尊重、保障和发展人权。 今天,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实现了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 它不仅为中国促进和保护人权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也为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智慧 丰富人权 人权文明

办好自己的事,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是中国的底气。

乌蒙山腹地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维新镇坪子社区苗族村民马勇一家在年夜饭前拍全家福(2021年2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欧东渠摄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权益的平等保护和特殊保护; 从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到让人民更有成就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最大的人权工程,也是最好的人权实践; 这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新篇章,也是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新模式。

——人民至上是人权事业发展的道德基础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是当代中国人权观的简洁表述。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甲街道电子社区居委会老年运动健康院内,老年人在用器械锻炼(2023年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宇 摄

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成为人权事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圭亚那前总理摩西·纳加穆图表示,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

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_推进基层治理服务创新_推进全球人权治理理念创新

——独立自主是探索人权之路的必要条件

国际进步组织主席、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教授汉斯·科勒表示,任何国家都不能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强加于人,任何国家都不能强迫其他国家改变生活方式. 优先实现各项权利。

中国人权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 中国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本国国情和人民诉求出发,推动人权事业发展,保障人民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的人权。 人权实践的“中国样本”,突破了西方人权的“一元论”,论证了只有走适合国情、自主建构的人权之路,才是可行的、顺畅的、令人满意的。为人们。

——综合协调是推进人权事业的重要原则

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思想文化、公平正义、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工作,全面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托儿等。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全面提高人权保障水平……是中国的鲜明特色人权实践,以系统思维规划人权实现路径。

河北省滦南县一家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指导老人进行康复训练(2023年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2019年来华参加“南南人权论坛”的莫桑比克前外长莱昂纳多·桑托斯·西芒坦言:“我非常感谢中国与我们分享如何促进人类享有人权。在国家发展总体框架内,全面协调保障全体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可持续性是人权发展的应有之义

中国政府全面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发展中更加充实、更加安全、更加可持续。

这是重庆市云阳县云阳市环湖绿道,2023年6月7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当地结合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兼顾城市旅游、体育、休闲等功能需求加拿大28群哪里找呢?,围绕县城两河四岸建设33公里绿道。新华社记者 唐毅 摄

“法治是人权最有效的保障。” 从民法典的编纂到《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制定; 把人权保障放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促进人权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在发展和法治两个轮子的推动下,中国人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_推进基层治理服务创新_推进全球人权治理理念创新

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中国力量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人权治理体系的共建者,是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贡献者。 为实现“人人享有人权”的世界愿景贡献了真正的中国力量。

这是帮助发展中国家走出困境,夯实全球人权保障与发展基础的中国力量——

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进人权,是共同推动世界人权进步的中国道路。

陆海新通道(重庆-瑞丽-缅甸)首列跨境铁公联运班列在重庆江津小南崖铁路物流中心候发(2023年4月3日摄)。摄新华社记者唐毅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带动投资近万亿美元,形成合作项目3000多个,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就业岗位,帮助4000万人摆脱困境。贫困。 无数“心心相印”、“繁荣口岸”、“幸福大道”推进全球人权治理理念创新,生动展现了合作开发、共同开发所蕴含的巨大力量,为亿万人民打开了幸福生活的密码。

这是在克罗地亚科马尔纳拍摄的佩列沙茨大桥开通仪式上的烟花汇演(2022年7月26日摄)。 佩列沙茨大桥是中克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大桥的建成通车,改变了佩列沙茨地区交通不便的现状,有力促进了克罗地亚南部地区的经济和民生发展,给当地居民和企业带来了诸多好处。新华社记者 李学军 摄

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大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这一国际公共产品符合世界人民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现实需要。 一经提出,就得到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副主席基思·贝内特更加肯定这一判断:“中国是一个大国,对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有着全面的愿景和规划。” 《时代》描述了全球发展倡议,并明确表示联合国愿意与中国就此开展合作。

这是维护世界普遍和平与安全、保障全球人权发展的重要前提的中国力量——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践行者加拿大28,到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兵国和重要出兵国; 从积极参与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到始终致力于以中国特色解决热点问题的方式……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中坚力量。

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_推进全球人权治理理念创新_推进基层治理服务创新

这是连接首都马累和马尔代夫机场岛的中马友谊大桥航拍图(摄于2019年8月30日)。 2018年8月30日,中马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中马友谊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马累与马尔代夫首都马累的连接。胡鲁马累加拿大28QQ群哪里找呢?,新兴城市和第二大岛。 只能乘渡轮才能到达的历史。 新华社发(王明亮 摄)

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 这一重大倡议从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

今年2月以来,中方先后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中国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中国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立场》等文件。 全球安全倡议的内涵在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拓展。

在黎巴嫩南部锡尼亚村的中国维和部队营地,中国维和官兵受勋后经过观礼台(2022年7月1日摄)。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当天向联合国全体410名官兵颁发了第20批赴黎维和部队“和平勋章”,以表彰他们为黎巴嫩和平稳定作出的突出贡献。黎巴嫩南部。新华社记者 刘宗亚 摄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支持者、推动者和维护者,是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和平的坚定力量。” 印尼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 Bambang Suryono 表示。

这是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瓜达尔港(2018年1月29日摄)。 中巴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于2013年启动建设。2015年,中巴两国政府确定了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1+4”合作布局。中巴经济走廊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合作为重点。 新华社发(艾哈迈德·卡迈勒摄)

这是一支秉持公平正义、开放包容、促进不同人权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力量——

《世界人权宣言》倡导文明开放包容、文明互鉴。 国际人权领域的一项重要原则是“非歧视原则”。

2023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主张文明交流超越文明壁垒,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 倡导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相互包容,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求同存异,携手前行,谱写文明对话新篇章。

2023年4月13日,老挝工作人员在D887次国际旅客列车上表演。 同日,中老铁路开通中国昆明南站和老挝万象站双向国际旅客列车D887、D888次。 这两个地方可以在同一天乘坐火车到达。 中老铁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点和地域”。 以政治化、工具化、双重标准、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中国洪亮正直的声音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共鸣。肯尼亚国际事务学者卡文斯·阿迪尔感叹,中国始终走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和合法权益的前列。

推进全球人权治理理念创新_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_推进基层治理服务创新

完善全球人权治理的中国方案

“国际社会需要中国为全球人权治理作出新贡献。” 国际民主律师协会(法国)日内瓦代表米克尔·萨维亚认为,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可以为全球人权治理带来新思路。 思路。

——命运共同体是完善全球人权治理的未来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 这一重大理念突出了追求共同繁荣和互利共赢、共建共享、平衡包容、和平共处。 它强调共同人权和所有人权。

这是位于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万国宫外景(2017年10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徐金泉摄

迄今为止,这一理念已十余次被写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根廷国立拉普拉塔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斯福兰认为,这一概念超越了国籍和种族推进全球人权治理理念创新全天加拿大28QQ信誉群!!,与联合国人权事业和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 希望。

——发展驱动是推动完善全球人权治理的时代要求

把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是中国在自身人权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 印度新综合公立大学助理教授塞卡特·巴塔查里亚表达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看法:“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令我们深受鼓舞。 只有实现发展权,每个人的人身权才能得到保障。

2023年5月23日,肯尼亚内罗毕,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机车部列车司机姜丽萍(右)和实习生贺拉斯从蒙内铁路机车上下来,车上写着“强强联手”路过。 作为中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于2017年5月31日建成通车。蒙内铁路为当地创造了4.6万个就业岗位,从业人员本地化率超过80%。 每天有近7000名旅客、约1.8万吨货物抵达目的地。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

基于发展的人权实现路径,中国倡导“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的理念,在全球发展进程受阻之际尤为有意义。 全球发展倡议倡导以行动为导向,紧密联系发展中国家最紧迫的民生需求,致力于通过共同发展促进人权事业的共同进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 古特雷斯称赞:全球发展倡议对促进全球平等、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边共治是完善全球人权治理的必由之路

多边主义是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联合国是全球人权多边合作治理的主导力量。 中国主张高举多边主义旗帜,捍卫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公正、客观、非选择性地处理人权问题PC官网,通过平等对话解决人权分歧,倡导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多边治理。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推进全球人权治理理念创新_推进基层治理服务创新_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这是在美国纽约拍摄的联合国总部外景(2020年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莹 摄

全球力量对比的变化促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话语权的需求显着增加。 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人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让全球人权治理成果为各国共享,建立全球人权治理体系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 在...的基础上

——包容互鉴是推动完善全球人权治理的出路

文明只是五颜六色,没有高低之分。

人权具有无限的发展和丰富的多样性。 以开放进化的心态看待人权发展,以包容互鉴的精神推动人权进步,以发展创新的态度完善全球人权治理,才是人权文明的正确方向。 约旦中国问题专家、作家萨米尔·艾哈迈德表示,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全球人权治理体系发展。

这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3号集装箱码头(2022年2月19日摄)。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示范项目,比雷埃夫斯港已成为地中海地区领先的集装箱港口之一和欧亚陆海双向运输通道的新枢纽。 新华社发(中远海运港口比雷埃夫斯码头有限公司供图)

中国的人权梦,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梦想,也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想。 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为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剧:叶书红、谢彬彬、乔继红、李杰

视频记者:陈梦、陶烨、杜洋、杨志刚、林浩、谢锷、刘畅、吉莉、周楚云、张改平、孙磊、李小鹏、刘新宇、于涛、李成、姜雪兰, 聂晓阳

海报设计:孙尧

编辑:郝薇薇、高文成、李蓉、吴立明、林小春、周晓华、齐文娟、胡碧霞、吴金富

统筹:王杰、何育新

广告位
标签: 新华   人权   治理   倡议   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