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头条 > 新冠疫情是如何导致生育衰退的?(1)_科学探索_光明网(组图)

新冠疫情是如何导致生育衰退的?(1)_科学探索_光明网(组图)

佚名 头条 2022年05月26日

[编者注]

2011年以来,我国的生育政策从“两个独生子”发展到“三个孩子都生”。经过10年的进化,“生不生”不再是问题,取而代之的是“要不要生”和“生了怎么养”。

回顾政策的历史,这10年,从2011年的“双独二孩”,到2013年的“独生子女”,再到2016年“全能二孩”的实施,以及2021年《三孩》的上映,显示了政府提高人口生育水平的决心。事实上,出生的背后有很多复杂的社会因素,要说“出生”并不容易。

基于此,澎湃新闻推出“生育细节”系列报道,选取国内外新发表的人口研究,将人的生育决策和行为置于后人口转型的“显微镜”之下时代,以人为本。 ,探索细节。

今天本系列第十篇,新冠疫情是如何导致生育率下降的?

心理冲击、经济衰退、停产、未来预期不确定、信心减弱……一些人口学家提出,这些新冠效应正在“共同”抑制生育率。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重大灾难事件都会导致生育率波动,新冠疫情对生育率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近日人口增长率最大降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受疫情直接影响的出生人数变化集中在2020年底和2021年初:2020年第四季度出生人数减少比上年减少30%以上,2021年出生人数减少30%以上。出生人口规模并不比2020年乐观。

文章作者提出更深层次的警告:新冠疫情发生在中国生育意愿弱、生育基数萎缩、生育行为消极的背景下。历史经验表明,我国未来生育率恢复的能量、程度和周期都不容乐观。

对此,笔者建议,“在预防低生育率,特别是极低生育率方面,要高瞻远瞩,提高警惕,未雨绸缪。”

疫情的爆发严重抑制了国内的人口计划生育

印度人口近年来增长_香港人口 增长_人口增长率最大降幅

以上研究为《灾害事件对生育力的影响: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2022年1月发表在北京大学核心期刊《人口研究》上,作者为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袁鑫。学院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张胜健。

本文总结了新冠疫情对中国生育率的影响。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PC官方,我国登记结婚人数下降,普遍接种疫苗推迟了部分家庭的生育安排。这与近年来中国生育率的持续下降趋势叠加,加速了年出生人数的下降。

具体来说,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比2019年下降18%,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受疫情直接影响的出生人数变化集中在2020年末和2021年初。据民政部统计,2020年一季度登记结婚人数同比下降45%。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四季度出生人数低于2019年,今年四季度同比下降30%以上。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出生人口降幅收窄,但出生人口规模并不比2020年乐观。

另一篇同主题的研究,2021年5月发表在《人口研究》上,对疫情期间我国出生人口的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该研究题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出生人口变化的影响”。作者为国家卫健委直属单位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翠玲、国家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副研究员李跃委员会。常阳文庄,通讯作者为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旭英。

本研究主要利用国家卫健委互联互通的出生人口监测数据,分析了2015-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的变化情况谁有加拿大28微信群,并以2015年为基准年进行分析。

该研究基于国家统计局历年公布的出生人数。如果以2015年为基年,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口将分别增加7.9%和4.1%。 2018-2020年出生人数比2015年少,2018年减少8%,2019年11.5%,2020年显着增加PC蛋蛋群哪里找呢?,达到27.2 %。

研究进一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我国2020年出生人口下降。

从2020年月出生人数变化特征来看,如果以2015年1月至12月的月出生人数为参考,2020年1月至9月的月出生人数将下降20%-30 %,均超过 2018-2019 年的降幅(约 10%-15%)。 2020年底,下降的幅度更加明显。受疫情影响,当年11月和12月出生人数较2015年同期下降45%以上(图1))。数据还显示,无论是一孩还是二孩,2020年11月和2020年12月出生人口的下降都较为明显。

人口增长率最大降幅_香港人口 增长_印度人口近年来增长

图1.2016年至2020年全国每月出生人口的相对变化(2015年为基准年)。附在纸上的图

作者指出,这说明2020年初疫情的爆发严重抑制了人们的生育计划,导致年底出生人数锐减。自疫情爆发以来,有相当多的人有意识地减少怀孕,导致 11 月和 12 月的出生率下降幅度更大。

该研究还发现,COVID-19 大流行对生育能力的影响在 30 岁以下的年轻人中最为明显。

p>

数据显示,与2019年相比,2020年30岁以下女性生育人数同比降幅最大,为23.6%,高于其他年龄组( 30-34岁组和35-39岁组分别下降9.0%和19.6%)。 2020年30岁以下年龄组一胎和二胎出生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2%和26%。

2020年第四季度,尤其是11月和12月,30岁以下年龄组的头胎出生人数下降更为明显,同比降幅从一季度的17%左右迅速上升半年降到 30%- 40%。

作者分析认为,30岁以下青少年的生育计划受疫情短时间打乱,生育节奏严重放缓。

人口增长率最大降幅_香港人口 增长_印度人口近年来增长

作者总结说,研究分析表明,疫情对我国婚育的抑制作用是全面而广泛的。疫情危机叠加近年中国出生人口下降,加速了中国出生人口和生育率的下降。

新冠疫情带来全球大流行地区生育力衰退

疫情期间,国内出生人口波动也不例外。在人类历史上,任何重大灾难事件都会导致生育率波动的变化。事实上,在全球许多新冠大流行的一些地区,疫情对生育能力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 《灾难事件对生育率的影响: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一文观察了全球多个国家在疫情下生育率的变化,重点探讨了新冠疫情影响生育率的机制。

文章显示,根据36个国家(地区)的短期生育率波动数据库中的月出生人口数据,所有国家(地区)的生育率都受到了疫情的重创。

大多数国家(地区)生育率的谷底发生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的三个月期间,此时疫情最为严重。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生率分别下降5.1%、6.5%和8.9%。此后,2021年2月和2021年3月各国(地区)出生人数呈现持续回升态势。在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一些主要国家(地区),3月份出生人数较1月份平均回升10%以上。事实上,由于疫情不同,国家(地区)出现生育低谷的时间也不同。

图2. COVID-19 爆发后一些国家的出生人数同比变化。资料来源:基于人类生育力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短期生育力波动。图附在纸上

本文进一步划分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育率的机制。

香港人口 增长_印度人口近年来增长_人口增长率最大降幅

首先,COVID-19 大流行已导致大量人员死亡。各国采取了多轮居家或社区隔离、旅行限制、社交距离、聚会和用餐限制以及出入控制等措施。以美国为例,美国疾控中心初步估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将缩短1.5年,这是创纪录的年度下降。死亡、关闭以及反复和长期的流行病加剧了经济和社会动荡。居民长期生活在恐慌和焦虑中,势必影响生育。

其次,COVID-19 大流行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5%。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GDP分别萎缩4.7%和2.2%分别。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中,美国实际GDP下降3.5%,欧盟国家平均下降6.1%,印度下降8.0 %,巴西下降了 4.3% 。在大流行期间,各国的失业率也出现了剧烈波动。

严重的经济衰退导致家庭生育意愿明显下降。在 2020 年春季的第一波 COVID-19 疫情期间,欧洲和美国的生育意愿调查显示,34% 的女性决定推迟甚至放弃生育计划。

再次,COVID-19 大流行直接损害生育能力并影响生殖行为。一是新冠肺炎直接或间接影响男性生殖系统,对男性生殖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二是疫情期间医疗资源供应紧张PC蛋蛋靠谱群,降低了生育治疗的机会和获得避孕药具的频率。第三,疫情加剧了人们的恐慌,导致出生人数减少。此外,疫情的隔离和控制具有双向影响。一方面,一些夫妻异地见面的频率降低,降低了怀孕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多数家庭团聚时间增加,避孕和流产医疗服务不足,导致意外怀孕增加。

作者说,总体而言,COVID-19 大流行导致大流行地区的生育率下降,尤其是美国和中欧和南欧。如果疫情继续肆虐,将进一步导致疫区生育率持续下降,并加剧后疫​​情时代地区和国家生育率的分化。

后疫情时代生育率能否反弹,考验政府应对能力

要准确把握新冠肺炎疫情对生育力的影响,需要结合疫情前的人口趋势考量。

在新冠疫情爆发前,世界各国(地区)生育水平普遍下降。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从1950年到2020年,世界总和生育率从4.97下降到2.47,其中发达国家的相应指标下降从 2.82 下降到 1.64。

印度人口近年来增长_人口增长率最大降幅_香港人口 增长

就我国而言,我国总和生育率从1960年代后期的6左右下降到1991年的2.09,到2021年又下降到1.3。 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出生率7.52‰,为1949年以来最低。

至于我国生育率偏低的原因,《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出生人口变化的影响》一文总结,我国育龄妇女规模持续萎缩,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低、生育育儿成本高、影响生育率的“房、学、医”等结构性因素导致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下降我的国家。

由于新冠疫情是在我国出现消极生育行为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疫情对生育能力的影响需要引起更多关注。

《灾害事件对生育率的影响: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一文指出,疫情过后,预计我国未来生育率将有比发达国家更强的反弹势头。但坚持人口发展规律,参照灾害事件和生育率波动的历史经验,我国未来生育率恢复的能量、程度和周期都不容乐观。

有鉴于此,作者提出了三个政策启示。

一是充分了解低生育率对人口的长期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增长率最大降幅,人口内部增长率由正转负,人口开始积累负增长能量。如果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3,预计到2050年总人口将减少到13亿以下,到2120年减少到5亿左右,即一个世纪后的人口仅略多于目前人口的三分之一。这是时间效应和代际效应叠加的结果,无疑对人口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遵循人口发展规律,我国生育率在更替水平以下波动的大趋势难以改变。但是,短期低生育率是可以接受的,长期低生育率是绝对要避免和提前干预的。预防低生育,特别是极低生育,必须高瞻远瞩,提高警惕,未雨绸缪。

第二,从历史规律上辩证认识新冠肺炎疫情与生育率变化的关系。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短期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抑制作用已经显现。从中期灾后预期来看,对因疫情推迟出生的补偿作用和疫情对刺激新生儿的作用,未来可能会提高出生率。再加上三孩政策和扶持措施,两者形成合力,可以为生育率反弹创造机会。

对此,笔者特别指出,机会能否成为现实,是考验政府应对疫情的能力、措施和效果,也是考验政府与生育相关的社会和公共治理行动和能力,这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复苏。人民生产生活恢复的速度和程度,三孩政策和配套措施的有效落实。

第三,促进生育水平适当提高是一项长期任务。从灾后生育率的长期变化来看,如果没有有效的外部干预,生育率最终会回到新冠肺炎疫情前定期下降或稳定在低生育率的大趋势。

作者强调,人口规模及其结构变化不是国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的外在因素,而是内生因素,更是根本性因素。当前和未来的重点和着力点是要以实际行动推动新生育政策和老龄政策有效实施PC官网,夯实促进生育水平适度提高等保障基础的经济社会措施,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增长的国家战略。长期均衡发展。

广告位
标签: 肺炎   生育率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