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头条 > 东北黑土地侵蚀沟边缘10多米高像一个大悬崖(图)

东北黑土地侵蚀沟边缘10多米高像一个大悬崖(图)

佚名 头条 2022年06月19日

张兴义说,在东北黑土区,典型的地貌是河流和丘陵,坡度平缓而漫长,耕作多沿坡地和坡上的山脊进行。同时黑土地告急,东北黑土区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的暴雨形式。夏季集中降雨后,雨水常聚集在垄沟中,径流沿垄冲刷表土,造成水土流失。

张兴义参与了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东北地区黑土的水土流失绝大部分发生在坡耕地上。大部分沉积在坡脚,坡面黑土层变薄黑土地告急,坡脚肥沃的黑土也会被掩埋,导致坡脚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农田。

张兴义及其团队的研究表明,黑土质量的快速下降PC蛋蛋群玩家群大全,加上坡耕地地表径流流失造成的水分胁迫,导致粮食生产力损失约10%中国东北地区的黑土。

沟壑侵蚀是另一种土壤侵蚀形式,看起来像耕地上的疤痕。自从研究黑土的水土保持,张兴义就经常去东北各地考察沟的侵蚀情况,但每次开车经过一些大的侵蚀沟,他还是不敢打开。 “有些侵蚀沟的边缘有10多米高,像一个大悬崖,站在侵蚀沟旁边是怕高的。”到各个地方调查时,张兴义总是和当地70、80后的人闲聊,他们总是有类似的说法:几十年前,村子里有一条小沟,可以一步跨过。 ,但是现在,小沟已经变成了十多米宽的大沟,再也无法越过。

一旦发生沟侵蚀,沟内就不能再种植庄稼了,耕地被砍成碎片,把一块地变成几块。张兴义说,东北农业以机械化耕作为主,沟渠侵蚀阻碍机械化耕作作业。 “耕地破了,怎么发展现代农业?”

东北黑土地上侵蚀沟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 2021年,水利部组织开展东北黑土区侵蚀沟调查。据调查,东北地区黑土侵蚀沟数量已达60万条,仅次于黄土高原,耕地有4条侵蚀沟9.5万条,毁坏500万亩以上耕地全天加拿大28靠谱群,相当于47万个足球场的面积。 49.5万条耕地侵蚀沟中,约90%为开发沟,长度仍在增加,面积仍在扩大,沟底仍在加深。

东北黑土农田除水蚀外,风蚀也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的东北黑土区西部。根据中国科学院2021年发布的《东北黑土白皮书》,东北黑土区受风蚀影响的面积约占黑土面积的11.1%,而年平均风蚀厚度0.5~1.0 mm,占风蚀总量的20%~30%。

松原市迁安县冰子村位于吉林省西北部,近30年来历经多次旱灾。滨子村原第一书记林祥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每年种植时村里经常有大风,风大的话就要种两三茬。刮掉了。幼苗出苗时,常有大风将幼苗连根拔起。

林祥志2015年来到滨子村,听村里老人说,早些年黑土层很厚,种地不用化肥,但到了滨子村,有的农田已经没有黑土层,有的农田只有10多厘米的黑土层。 “村里已经很厚了。”

黑土退化的另一个典型表现是土壤肥力的下降,即“黑土间伐”,主要是由于土壤有机质的下降。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因为黑土肥力的核心是深厚的黑土层,土壤富含有机质。直观地说,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越黑。一旦有机质明显下降,黑土层的颜色就会变浅,看起来“没有营养”。

根据《东北黑土白皮书》,60年来,黑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了三分之一,部分地区下降了50%。

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显着降低是东北黑土大面积开垦的分界线。 1949年至1960年,以大型国营农场为主体,大规模开发北大荒。黑土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随后几十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也迅速下降。

黑土复垦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没有稳步下降,而是在复垦初期迅速下降,一段时间后进入相对稳定期。 《东北黑土白皮书》显示,开垦前20年黑土有机质含量下降约30%,40年后下降约50%,70年后下降约65%到80岁。此后,黑土有机质逐渐减少。

耕作一段时间的黑土也在明显硬化。种植大户杨海军说,几十年来,他都是用旋耕来整地再种植。只知道这是犁底的形成。

在东北黑土地区,长期耕作,尤其是机械化耕作后,会出现犁底现象。当我挖出犁底时,我看到的是一块有棱有角的土块。当我把它掰开的时候,泥土并不是天然松散的颗粒状,而是一块块地。犁底层形成后,作物的根系很难往下走,根系不再受重力影响向下发展,而是横向生长。

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所所长刘杰表示,黑土层变薄、变薄、变硬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降解,例如,作物生长带走的土壤有机质养分尚未返回田间。机械作业和旋耕使土壤硬化后,深松的土地没有松动。

王景宽说,总体来看,东北黑土区粮食总产量不减反增,说明东北黑土土壤质量可以保证粮食生产, “但是黑土层的厚度、有机质含量等。个别指标确实在下降。如果现在黑地不保护,不提高这些指标,未来农业生产就会出现问题。”

从“利用”到“保护利用”

在土地退化的最初几年,杨海军感到无助。除了不断增加肥料的用量,他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刘杰说,说到耕作,老百姓是有智慧的,但要探索总结保护黑土的各种措施,还需要科研机构。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黑土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开发利用上。至于“保护黑土地”的方向,则是2000年以后。

2004年9月16日,中国科学院沉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沉阳生态研究所)领导进行了为期8天的科学考察,由张旭东教授领衔。中国科学院沉阳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包括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吉林省农科院、黑龙江省农科院10个单位的专家和管理人员32人。

张旭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考察队从沉阳出发,跑遍了东北典型的黑土区,“我们想亲眼看看东北黑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什么程度?”王景宽也在考察队,他认为,自考察以来,学术界已经开始探索保护黑土地的措施。

现在,保护黑土地已成为国家层面的共识。

2021年6月,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全国黑土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突出了东北黑土区几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要求适以秸秆粉碎、有机肥配深耕、玉米大豆轮作为关键技术、深耕土耕的“龙江模式”、以免耕少耕和秸秆覆盖还田为关键技术。 ”。

而这些科研机构开发的黑土保护模型,都是结合过去几十年的实验总结出来的。

中科院沉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旭东团队成员在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采集土壤剖面样品和深层土壤样品。

土壤领域的科学家总会提到英国的洛桑实验站。这家农业研究所从1843年开始就一直在进行长期的定位试验,最初的目的是比较不同有机肥和无机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如今,英国洛桑实验站的一些长期定位实验已经进行了170多年。他们可以回答土壤肥力的发展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等各种问题。材料。

海伦位于中国东北典型黑土区腹地,拥有中科院建立的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1985年以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专家组组长韩晓增在这里设计了13个长期定位实验,研究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变化规律。黑土地。 ,他发现过去长期定位实验的结果为理论数据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2005年,韩小增提出了耕作层的施工技术。其核心是利用机械方法将秸秆和有机肥深入拌入0-35厘米的土层,形成深厚肥沃的耕作层。他后来总结的“龙江模式”的核心之一。根据《东北黑土地白皮书》,玉米和大豆在农田上可分别增加10.5%和11.3%甚至更多具有肥沃的犁层施工技术。

杨海军的耕地从2005年开始成为韩小增的试点项目。他记得第二年,玉米亩产增加了80公斤左右。雨后,地面几乎没有积水。使用这项技术几年后,我的脚踩在地上时“感觉软了很多”。

中国科学院沉阳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旭东也从2006年冬天开始筹备长期保护性耕作试验场。张旭东认为,在干旱的东北黑土区,如果经常翻土,土壤表面更容易被强风吹走,所以需要用稻草覆盖表面。如果实行保护性耕作,秸秆可以成为补充土壤有机质的原料,还可以保护土壤免受风蚀和水蚀。

保护性耕作起源于北美,是指播种后覆盖不低于30%的地表作物残茬的耕作措施。 1934年,一场黑色风暴席卷了美国西部的草原地区。沙尘暴席卷数万吨黑土,毁坏农田约1.418亿公顷。从那时起,美国在降低耕作强度和增加地表作物残茬覆盖方面进行了许多试验。 1960年代,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美国逐渐形成。秸秆覆盖免耕是典型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即在收获后播种前不扰动土壤,用秸秆覆盖地表以减少风蚀和水土流失最新加拿大28信誉群,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

2007年,以张旭东为首的中国科学院保护性耕作研究开发基地在吉林省梨树县高家村成立。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关一新也在他的团队中。他认为,保护性耕作的长期定位测试可以用清晰的数据告诉决策者,实施保护性耕作十多年后,土地生产力可以提高多少。回答。 2010年,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团队还在梨树县建立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研发基地。

根据长期定位试验,张旭东、关一新等先后提出了宽窄排秸秆全覆盖还田免耕、秸秆覆盖条耕等几种具体技术模式自2014年以来,《东北黑土地白皮书》显示,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效果,比常规垄作提高约1000公斤/公顷,每公顷可节约1650元。此后,梨树县保护性耕作被《农民日报》概括为“梨树模式”,写入《全国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

目前,东北中低产田的改良也被认为是东北黑土保护的一个环节,尤其是白泥土等屏障土的改良。刘杰说,白泥土是一种黑土地。黑龙江省有土地近5000亩,其中耕地近3000亩。白黏土耕层浅,白浆层较硬,抗寒抗涝能力差加拿大28靠谱群吧PC蛋蛋群哪里找呢?,作物产量低,遇旱涝灾害易停产。改良后的白黏土可以获得更高、更稳定的粮食产量。

黑龙江省黑土保持与利用研究院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该院土壤改良组组长王秋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从197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研究白泥土的改良。但30多年来,几代科学家提出的改进模型却一一失败。直到近几年才获得了一种有效的白浆土芯土改良综合技术模型,并在2003年前后总结了该模型的核心技术。

现在形成的白浆芯土改良施肥技术模式,是在保证白浆土和黑土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利用机械打碎白浆层,添加施肥材料。王秋菊说,改良后的白浆土增产15%~20%。

在科研机构提出黑土保护技术模式的过程中,作为技术实施载体的特种机械是必不可少的。所有黑土保护技术模型只能通过配套的专用机械建立。

韩晓增提出的肥沃犁层施工技术,需要机械将0-35厘米的土层旋转60-120度。 2005年韩小增提出这项技术时,他还没有看到任何符合市场要求的机械。直到 2008 年,他终于在一个空军农场找到了合适的螺旋式犁板犁。现在,同类型的机械已经在中国普及了。

保护性耕作技术也需要配套设备。大量秸秆覆盖地表和免耕意味着在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农田不能使用传统播种机,必须使用专用免耕播种机播种。

关一新说,国外免耕种植机价格昂贵,生产行距与中国标准不同,需要专门研发适合国内使用的免耕种植机。管一新带领的团队从2007年10月开始研发国产免耕播种机,半年后研发出玉米免耕播种机样机,2009年到2014年不断改进。关一新说,目前有20或30家公司生产这种免耕播种机,到2022年市场将超过80,000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2003年前后研制白浆土芯土改良施肥技术时,还专门研制了土壤改良机械。但王秋菊表示,当时研发的机械比较粗糙,与市面上成熟的机械产品相比,在功能、效率和稳定性上都有差距,这也影响了白浆土芯土的改良和施肥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晋升。 2020年研发出第三代芯土施肥犁,但这种机器造价高达10万元,不在农机补贴范围内。几乎只有大型国有农场才会大规模实施白浆芯土改良。施肥技术。

广告位
标签: 秸秆   农业   土壤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