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头条 > 2022年诺贝尔奖将于10月3日至10日陆续颁布

2022年诺贝尔奖将于10月3日至10日陆续颁布

佚名 头条 2022年10月07日

作者|赵曦

编辑|缪正清

题图|视觉中国

诺贝尔奖又来了。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22年诺贝尔奖将于10月3日至10日陆续揭晓。10月3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10月4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10月5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10月6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2022年诺贝尔奖将颁发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42万元)。

今年12月,诺贝尔基金会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诺贝尔奖颁奖周。除202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外,主办方还将邀请2020年和2021年的获奖者参加。(虎嗅笔记:2020年和2021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因疫情不举行线下颁奖典礼。)

对于大多数吃瓜群众来说,在诺贝尔奖得主的成就中,能够理解和参与讨论的寥寥无几。以 2021 年诺贝尔化学奖为例,授予德国科学家 Benjamin List 和美国科学家 David WC MacMillan谁有加拿大28微信群,“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工作对发展

我问一个化学博士朋友这是什么,他想了一会儿,显然想知道如何娱乐并尽可能简单地向我解释。毕竟,理查德·费曼(196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也说过,“如果我能在三分钟内解释我的研究,那不值得获得诺贝尔奖。”

最后,我的朋友告诉我,“你为什么不看看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每年最受欢迎和讨论最多的奖项。文学观察时代和生活,无论语言风格多么晦涩,主题突破多么前卫,都能让大家热闹起来。

每年,庄家也最热衷于推出诺贝尔文学奖的赔率榜,发财致富。随着颁奖日期的临近,八卦四起PC蛋蛋靠谱群,硝烟弥漫。

今年,有两位中国作家位居赔率榜首位,分别是“把悲伤留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的余华和常年诺贝尔奖得主却鲜为人知的残雪。国内读者。.

余华:天生讲故事的人

余华再次成为现象级作家。

在社交媒体时代,他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言论,让他的影响力超越了作品本身,成为了年轻人渴望调侃的“头部网红”。在B站搜索雨花,你将获得多达两屏百万浏览量的视频。它包含“严重”和“不雅”的内容。

“认真”,比如他和罗翔的对话。谈话的契机是,不久前,余华凭借长篇小说《兄弟》获得了今年俄罗斯“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最佳外语作品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之前的获奖者包括 Julian Barnes、Ruth Ozeki、Orhan Pamuk、Mario Vargas Llosa、Amos Oz。

罗翔说:“人类所面临的情况也差不多——这个世界会有苦难和邪恶。法律本来就是为了解决社会混乱和邪恶而设计的。我们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是,人物在不断地展开。好吧。他的作品必须触及人性、罪恶、沉重和苦难,这是人类最古老的主题。”

《兄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这是一部跨越四十年、五十万字的平民史诗。小说中怎么找加拿大28群,秃头利和宋刚两兄弟的故事,折射出每一个在时代浪潮中跌宕起伏的普通人。

余华说,小时候遇到写得不好的段落,会用“六个月后”和“一年后”来绕过。但在写《兄弟》的时候,他却毫不避讳,一口气写完。他想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直面叙事的困难,像托尔斯泰那样。“《兄弟》对我来说,就是这么大的小说全天加拿大28靠谱群,但没有‘半年后’。”

“不雅”视频显然更受欢迎。该视频点击量722.7万,标题为著名的《余华先生让读者悲伤,快乐给自己》,并包含一些广为流传的采访视频。开头是:

余华评价莫言的《生死疲劳》:“MD,写的真好,WC。” 说完,他咧嘴一笑,憨厚老实。

也:

“假设满分10分,你会给《活着》这本书打几分?”

余华:“9.4分。”

“剩下的0.6分去哪了?”

余华:“剩下的0.6,去豆瓣。”

余华曾生动地“嘲笑”过苏童,为吃瓜网友营造了一个只有苏童受伤的幽默世界:

“1988年,我们有四位中国作家去意大利参加远东文学论坛,他们给我们的题目是‘我为什么要写作?’。我们四个不知道对方写了什么,所以我刚上去,看了自己写的,不想当牙医,想睡懒觉,不想上班,写小说的钱还给自己。

第二个是莫言。他上去说,他当了几年的哨兵。他想给自己买一双皮鞋,但他没有钱。他应该怎么做?写小说出版,有了稿费,就可以买皮鞋了。王朔的故事也差不多,似乎就是这么不靠谱的故事。

唯一清纯的就是苏童。苏童说自己考上了北师大,然后就爱上了文学,开始在大学里写作。

我们三个在前面读完后,苏童不愿意看他的稿子,因为他觉得很丢脸。我说我们说的不好,你说的好。他说不不不不,我太笨了!我怎么可以这么傻!在踏上文学之路之前,我怎么能说我爱文学呢!我应该像你一样编造一个。"

我在欧洲的一次分享会上认识了余华。他的演讲真的是这样的风格。故事与故事相连。他轻松而诙谐。我觉得那天,或者作家,是一个天生就讲好故事的人。

残雪:我从事灵魂的探索

2019年,残雪进入诺贝尔文学奖赔率前三名。

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出生于长沙,1985年首次出版长篇小说,是前卫文学的代表余华和残雪成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是国外翻译和出版最多的中国女作家。她被美日文坛视为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最具创造力的作家之一。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称她为“中国的卡夫卡”,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残雪是中国最好的作家”。

残雪的代表作有《黄泥街》、《山上的房子》、《老云》、《香街》和《最后的情人》。她的部分小说已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以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科书。

残雪的作品冷漠生涩,压抑晦涩,阅读门槛高,鲜为大众所知。

编辑残雪作品超百万字的湖南文艺出版社主编陈晓珍曾告诉我,残雪的作品“难入”。在阅读了大量的哲学书籍后,他有了与第一次阅读完全不同的体验。他认为,阅读残雪的作品“是一种学习,一种探索,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

残雪认为:“一个纯文学作家真正突破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作品所达到的精神深度。” 她认为自己“从事着对灵魂的探索”,她的作品“再现了精神结构的原始形象”。”。

69岁的残雪隐居在西双版纳,很少露面。据说她三十多年来一直过着单调的文学生活——七点准时起床余华和残雪成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九点准时读书写字,一个半小时。下午两点开始阅读和写作加拿大28QQ群哪里找呢?,也就是一个半小时。在此期间,她撰写了哲学书籍。运动和晚餐后,她开始了一个小时的小说写作,然后是英语学习。

残雪,一个跟他笔名一样的人。

广告位
标签: 诺贝尔   余华   文学